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乡村振兴背景下休闲农业发展路径和实践范式建构

    信息发布者:王成立
    2019-12-16 16:56:04    来源:农村土地和乡村振兴   转载

    微信图片_20181214095023.jpg

    摘 要:2005年浙江省把休闲农业写入《关于切实做好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休闲农业实践开始进入政府规范化引领阶段。本文基于我国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的规章制度类文献,政府会议和各种提案(建言)答复、通知、公告、指导意见等文献,各种新闻类文献三类数据,结合20多年来休闲农业的研究成果,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构建出我国休闲农业官方认同的路径、表述范式和内涵,明确我国休闲农业核心指标、生产生活场域、建设方法和途径指导,从而达成农民增收、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我国休闲农业建设模式的主体和内容本质,提出我国休闲农业产业化、产业文化化和文化创意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休闲农业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大约从150年前开始发展,1865年意大利以协会管理的方式把“休闲农业”作为一个观光项目用于城市人口的的流向引导。20世纪30年代,休闲农业从初见成效的欧洲逐步向世界其他区域扩展,作为20世纪60年代研究术语的农场旅游(farm tourism)、基于农场的旅游(farm-based tourism)、在农场的旅游(tourism on farms),随着旅游业对农业的渗透,转化为农业旅游(agritourism)、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 or countryside tour)和休闲农业(Leisure Agri‐culture/agritourism)。20世纪80、90年代,休闲农业的区域发展和研究已盛行于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和东亚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休闲农业发展态势下,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在深圳举办荔枝节,开启了国内休闲农业发展和研究的序幕,国家旅游局1998年在“华夏城乡游”旅游年中,提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的口号,对休闲农业发展起到了规范性和引导性的推动作用,使休闲农业逐步成为国家发展规划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1。本着基于数据研究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理念,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数据的研究分析和理论整理来厘清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路径和实践范式。

    一、数据基本属性和研究目的

    截止2018年8月7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以“休闲农业”为关键词搜索到相关数据4866条。对数据用火车头8.5进行爬取后进行样本筛选,提炼出官方规章制度类文献(D1)50条(2005-2018年)(表1);对政府会议和各种提案(建言)的答复、各类通知、公告、指导意见等文献(D2)72条(2010-2018年)(表2);各种新闻类文献(D3)1924条(2014-2018年)(表4)。考虑到研究目的、新闻的时效性、样本量、图片新闻内容单一等问题,我们对相关新闻(2010-2018年)数据只选用了新版近五年来全国文字类新闻,然后用stata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和表格制作。样本选择基于以下假设:D1作为中国官方表述具有权威性和引导性,是行业实践的风向标;D2反应了政府部门作为休闲农业顶层的工作动态和引导重点;D3代表了社会媒体的关注方向和社会的转化实践。根据以上三类数据拟完成以下建构:1.休闲农业的官方认同、表述范式和内涵;2.休闲农业的主要发展路径和社会实践范式;3.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二、休闲农业的规范过程和发展路径

    1. 休闲农业的官方认同

    休闲农业作为人类文明体验经济时代农业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在中国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在法令、条例、规范、指导意见中使用是官方认同的标志,是对社会实践的高度总结和提炼。从农业农村部官网搜到最早将休闲农业写入规章制度的是浙江省出台的《关于切实做好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5/18),将休闲农业作为一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与有机农业和设施农业并提。同时该《意见》中还提出“鼓励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休闲观光农业……”。随后2006年农业农村部《全国农垦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中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垦区可结合实际情况,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将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并列。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2“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中要求:“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第一次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并列,从此“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表述范式获得了官方、媒体和民间的集体认可。表1数据表明2013年前休闲农业在规章制度层面自浙江首次提出后,主要还处于国家和农业农村部的引导状态,2014年才迎来了地方定规的普遍应用。2014-2017年各级规章制度共45份,占官网D1数据50份的90%,尤其是2016年和2017年共计32份占比64%,表2的数据同时验证了我国官方与休闲农业的频繁互动也发生在2016年后。全国除了国务院、农业农村部、旅游局、财政部、税务局外有15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把休闲农业写进了“三农”相关规章制度中,其中湖北省农业厅更是制定了《湖北省休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2016年7月8日由14部委联合发文的《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具有标志性意义,表明20多年来自发式发展的休闲农业已经遍地开花,其实践过程凸显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不仅需要国务院和农业农村部的概念性设计,更需要各部门、中央和地方横纵向联合、统一口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范和引导才能继续高效有序的发展,也表明国务院和农业农村部对休闲农业的内涵和发展方向已经有了明确的战略目标。

    2.休闲农业的基本表述

    实践中休闲农业是一个以乡村为休闲场所而衍生的概念,一般认为其源自19世纪30年代法国贵族到南部乡村的体验实践而带来农业结构和布局的变化。学术界根据当时具体的旅游实践命名此类行为和活动为农场旅游(farm tourism)、农业旅游(agritourism)和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等。20世纪60年代的研究者则统称为“基于农场的旅游”(farm-based tourism)或“在农场的旅游”(tourism on farms),同时美国一些经济学家开始使用“休闲农业生产区域”和“休闲农业生产方式”等概念。另据上海农科院对日本休闲农业的历史研究,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农经学界有了休闲农业的概念(余菊生,1998)。我国基本将agritourism翻译为休闲农业,通用于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跟现代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等都有概念上的重叠或交叉。国内实践中关于概念的清晰界定始于农业农村部官网《休闲农业的多元发展之路——专访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局长张天佐》视频,张天佐同志当时对于休闲农业的表述是农业部2015年10月9日发布的《休闲农业术语、符号规范》(NY/T2857-2015)休闲农业概念的基础:“以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农家生活、乡村文化为基础,开发农业与农村多种功能,提供休闲观光、农事参与和农家体验等服务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休闲农业包括农家乐、休闲农园、休闲农庄和休闲乡村4种基本形态。”在解读中,基本认同休闲农业和传统一般农业存在三方面的不同:首先,它集农业的生产、农民的生活还有农村的生态建设于一体;其次,在发展过程中集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第三,从功能上来说,它已经把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产品的生产功能、生态的保护功能、休闲的服务功能和文化的传承功能进行了拓展。实际上,休闲农业是源于农业,建在农村,以农村基本的人文历史、农村的农业生产设施、农民的生活及农村之生活体验为目的农业经营活动。

    3.休闲农业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路径

    从D2数据来看,国家关于休闲农业的互动实践始于2010年8月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2016年后改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2012年开展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2016年开始休闲农业的各项工作几乎全面铺开:包括3月份“‘中央+地方’联动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搭建工作、4月开始的“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验交流”工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工作”(2018年整合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推介工作”)、5月的“加强农民创业创新带头人宣传工作”、8月的“关于金融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创建、“农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推介、10月的“落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措施”、12月的“建立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目录”和“举办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2017年基本是在2016年工作基调执行的基础下,在7月提出了“展示农村创业创新项目”、9月“开展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宣传推介”、10月“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人才培训等三个行动方案”以及12月的“创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等相关工作。至此,国家关于休闲农业的工作类别基本确立,2018年除了3月提出“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外的其他工作基本是2017年工作的升级行动和批次提升。对前面工作进行关键词提炼就可以构建出国家关于休闲农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和重点(见表3),剔除掉“休闲农业”综合内容外的15个关键词,根据被提及到的频次多少依次是:S1创业创新、S2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S3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S4中国美丽休闲乡村、S5农业文化遗产、S6美丽乡村、S7农产品加工业、S8新农村建设、S9乡村振兴、S10人才培训、S11信息化、S12供给侧改革、S13农民增收、S14国家丰收节、S15大别山特色农业。通过这15个关键词所传递的主要内容将国家休闲农业的工作重点概括为以下四方面,串联出图1的发展路径。

    第一,确立休闲农业区分于传统农业的核心指标。三个关键词是S1创业创新、S2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S3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调休闲农业的主要目的是盘活农村资产,有效融合第一、二、三产业,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从而达到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和活化传统产业和文化,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让农村不仅成为生活生产的场所,更是休闲或旅游的目的地。其相关通告、意见、答复等共30份,占D2数据的59.72%,这些指标的打造既是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其好坏决定了休闲农业发展的水平和效益。




    图1 休闲农业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路径


    第二,在核心指标的指导下打造目的地乡村场域3的建设。中国作为古老的农业大国,并非所有的农业地都能同时转换成休闲农业场所,一般来说得分时段、分区域、分重点地逐步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过去的10年我们选择性将具备休闲农业转换条件的村落选中并冠上S4中国美丽休闲乡村、S6美丽乡村和S8新农村的称号,3种称号分别对应不同的时间和背景,根据三者的评选指标分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强调休闲农业的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强调村落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的独特性;新农村更注重村落的经济、产业、公共设施配套、教育等各项政府考核指标的均衡性。可以说不同时期的称呼代表了我国休闲农业的样本化进程,随着我国20多年来休闲农业理论和实践的推进,新农村的叫法已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在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的时代号召下,融产业循环经济、民俗文化活动、民间技艺传承和自然田园风光于一体的规划性乡村建设是趋势性建设路径。

    第三,休闲农业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包括S5农业文化遗产、S7农产品加工业、S10人才培训、S11信息化、S12供给侧改革、S14国家丰收节6个指标。清晰地给出了在提高农民收入、活化农村记忆、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等指标的基础上,休闲农业的建设还必须要关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注重本地人才的培养和留存,以及政府管理环境的建设,同时可以运用节庆、事件行销的方式来推动地方休闲农业的整合、交流和品牌塑造等问题。

    最后,要确保休闲农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达到S9乡村振兴、S13农民增收两个关键指标的基础上形成区域化特色农业,指标S15大别山特色农业,代表了休闲农业的跨区域或者是大区域整合的发展趋向,在D2数据中除了大别山特色农业外,新疆塔城和海南省全域也都提议建成国家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区。同时在创业创新大项中关于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的子项,既是手段也是目标,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之一。


    三、地方休闲农业的实践主体和建设内容

    在明确国家休闲农业打造路径和核心指标外,我们来关注各地的具体实践情况。农业农村部网站中2014-2018年全国各地新闻D3样本共1924条(表4),其中2014年181条,2015年377条,2016年488条,2017年567条,2018年8月7日前311条。数据表明截止2018年7月全国各地除西藏地区外都有休闲农业实践的相关报道,以京津冀为代表还形成了跨区域联合发展的态势,但是各区域也明显呈现分布的不均衡性。由于新闻的政治性、时效性和热点性、各区域农业实践内容部分同质性特点,我们挑选新闻总数超过100的东北区域的吉林(177篇),位于西南地区的四川(103)和位于东南区域的广东(100)为样本区,删除掉重复性和无关性内容最终获取吉林省174条、四川省102条、广东省91条合计367条新闻为样本,用于构建国家休闲农业宣传重点和各区域实践内容,以期呈现出区域休闲农业实践的全貌。

    1. 区域休闲农业实践的数据内容

    我们将三区新闻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直接从新闻内容中提炼出26个关键主题(表5),构建休闲农业各地的实践重点:吉林省前五位分别是现代农业36篇、休闲农业建设途径28篇、美丽乡村新农村18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6篇、乡村振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并列第五名各9篇,占样本新闻的67%;四川省是休闲农业建设途径31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4篇、现代农业12篇、农民增收10篇、农业信息化6篇,占样本新闻的72%;广东省现代农业21篇、美丽乡村新农村10篇、休闲农业供给载体9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建设途径和农业信息化并列第四位各6篇,占据新闻总体64%。整合三区可见过去五年各地实践的重点第一位是现代农业,第二位是休闲农业建设途径,第三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外美丽乡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业信息化、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等也是各地都在推进的重点。对比D1、D2的概念表述和解读,D3的数据由于是从实践出发提取的关键词,所以各主题没有明确的边界和逻辑分类,但有较高的关联性和重叠性,需要从理论上进行解读和再构建。

    2.我国休闲农业区域实践模式的理论解读

    我国关于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在过去20多年的研究中可谓百花齐放,大部分学者在中外比较的基础上归纳出我国休闲农业的多种建设模式,对休闲农业研究具有基础开拓贡献的郭焕成先生将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经营类型归纳为七种29类,整理为表6(例一)。80后研究者如王甫园等也将国家级休闲农业园分为:村镇型、合作社型、企业型、事业单位型、政府型、园区型、国有农林牧场共七种类型(例二)。另外根据奇创旅游规划设计咨询机构网站乡村旅游专题研究整理出“农户+农户”模式;个体农庄模式;“公司+(社区)+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村集体模式;公司制模式;股份制模式;股份合作制模式(例三)共9种管理模式。可见我国休闲农业业态丰富,实践方式多样,用列举法的分类方式已很难形成闭合且边界清晰的整体科学类别。因此我们尝试用质性研究方法分对象梳理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主体和建设内容的多样组合。

    (1)产业主体的构建

    休闲农业作为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丰富的业态和研究成果已经给我们提供了非常饱满的素材进行整合性研究,整合新闻样本以及田野材料、在研究成果的指导下从休闲农业的产业主体和建设内容两方面进行分类可能是相对有效的方法。如前第二、三种分类法就是从产业主体出发的,整合他们的内容结合田野和新闻材料,我们归纳出产业主体一共有四类:一是农户个体;二是村、镇、协会或其他集体代表;三是公司、企业法人;四是政府单位或授权组织,他们可以单独,也可以联合从而产生2[4]共16种主体,而合作的方式又衍生出合作制或者股份制等经营方式,这些只是组合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基本主体并无变化,上面例二的七种模式和例三的九种模式都涵盖在内,主体的构成、组合方式的研究都是休闲农业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们决定了休闲农业发展的科学性和持续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休闲农业的实践水平。

    表6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和类型(据参考文献2内内容容整整理理)




    (2)建设内容的构建

    在上面四种经营主体的各种组合下,休闲农业的建设内容也具有相当的同质性。上面例一的七种模式中,田园农园、民俗风情、农家乐是休闲农业建设内容,而村落乡镇是全域视野下的建设区域,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和回归自然是消费效用。所以在具体的类型上容易出现交叉现象,如务农体验游、农事参与农家乐和少儿教育农业基地等。因此关于农业建设的内容,《休闲农业术语、符号规范》(NY/T 2857-2015)中提出的农家乐(Agritainment)、休闲农园(leisure farm)、休闲农庄(lei‐sure grange)和休闲乡村(leisure village)四种基本形式科学代表了休闲的四种层次,农家乐(乡村民宿)以提供农家生活体验为基本诉求,休闲农园以个体家庭生产场景和农产品为基本内容,休闲农庄以规模型农业生产复合休闲生活为基本诉求,休闲乡村以村落生态、民俗文化等集体村貌为核心要点。根据不同经营主体的经营方法和重点可以变化出各种特色农家乐,如浙江莫干山的“洋家乐”;休闲农园可以变化成“观光园”“采摘园”“垂钓园”“科技园”“现代农业展示园”“生态茶园”“田园综合体”等;休闲农庄的建设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确定如何组合食宿、生产、生活场景以及各种文化元素,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复合单体,可以以“度假山庄(村)”“休闲山庄(度假村)”“民俗文化体验山庄”等名目出现。如果说前面三类是重特色和专业的单体建设的话,休闲乡村是一个相对符合的概念,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最美乡村到最美休闲乡村的评选和打造,它传递出的除了单项核心指标如传统建筑、特色文化、奇特地理位置、规模农业景观外,更重要的是融村子环境、人口、经济、文化等复合指标于一体的集体意识和整体风貌,突出人与人、人与物和自然的和谐,也是我国全域旅游、实现处处皆美景“中国梦”重要建设的内容之一。

    毫无疑问,我国休闲农业建设的关键就是抓建设主体和建设内容,主体确保建设的投入和管理水平,内容确保成果展示和体验效果。只有建设主体和内容的多样组合,才会在具体的实践中衍生出来无限创意,而正是这种创意决定了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和活力所在,也是休闲农业的活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本文研究重点的原因,这边不再展开。

    四、中国休闲农业的活化和可持续发展趋势

    十多年前,以休闲农业相对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西方学术界普遍认为“快速而复杂的人和自然内部交互影响促使研究者如Marsden(1998)提出‘乡村再构’(rural restructuring)的术语,它反应了乡村正在发生的本质上的结构性改变。”而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农村资本”(countryside capital)的重新组合和认定问题。也许这些改变在今天中国的乡村正在进行,如何有效把握这些改变的正确方向是我们作为后发国家应有的情怀和先机。上世纪90年代台湾省(以下简称台湾)内务部门提出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4的概念,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建设下,造就了台湾大街小巷、广袤田园的各种创意的融合,打造了实实在在可观可感、可令人驻足、发呆臆想的文化展示空间,如南庄咖啡之乡、彰化守护白海豚事件。我们在新闻中提炼出从业者们的呼声关键词,如农业循环经济5、生态经济、区域主体化、能人带动、全域城镇化、产业特色化、环境整理各种诉求明显。整合民间意向和学术探讨,我国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先做到产业环境和内容的有序,然后将提出独特性和个性文化,把文化和物质进行各种创意链接,把无形的文化概念做到可视、可感、可融入,同时需要构建随着时代变化而创新的弹性机制。

    1. 有序——休闲农业产业化

    由于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初期是市场推动下的自发行为,传统农业转型过程中存在各区域发展并行同质的问题,随着信息化推进和交流暴露出不符合中国整体规划和市场选择的需求。从中央到地方进行统筹规划并根据各区域特点进行产业区隔和定位,是开展有序化休闲农业产业化的必然流程。王丽丽等认同休闲农业产业化就是以休闲农业为龙头,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不断推进休闲农业的市场化、规模化、现代化及国际化,进而形成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化的过程。从上面第二部分分析可以看出,国家已经确立了休闲农业有序化的指导方针,包括整体规划方式、基本术语表达、各部门融合发展的整体理念等。因此各区域跟进执行是当前首要任务,根据各区域新闻发布的各地有序化现状,可以整理出各地休闲农业产业体系化的基本流程:首先是配合国家整体发展,基本完成村村通交通网络的打造,从而解决休闲人群的可到达性问题;其次是普查当地优势资源布局和当地基础设施的匹配情况,从而确定各区域的发展重点;再次是在此基础上以科学技术、产业链为指导,对接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人才培育等二、三产业,完成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农业新业态;最后在信息和跨区域帮扶的基础上,完成全国优势产业衔接的总布局,实现产业体系化,形成规模优势。

    2.特色——产业体系文化化

    产业文化化是一个文化意识观点如何通过物质媒介转化(mediation)的过程,一出版便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麦克卢汉热”的经典著作《认识媒介——人的延伸》(Marshall McLu‐han,1964)中核心观点“媒体即讯息”可谓是“文化化”的理论源头,如何让物质媒介本身带有意识可通过身体感官、氛围或情绪带入而被感知,让人产生依恋并渴望拥有可谓是“产业文化化”的关键途径。从第6页注释(1)大家可以看到台湾为了实现产业文化化前后用了20年时间的探索,进行了数十个计划并引入了文化展演的专门学科,可谓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我们在实践中正在尝试各种途径:安图县以长白山沿线为主攻方向,打造中国朝鲜族第一村、福满生态沟、石门镇茶条民俗风情园等。珲春市防川村利用“一眼望三国”的独特区位优势,发展生态观光游、休闲度假游。图们市白龙村积极传承本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农耕舞”,与坐落于本村的中国朝鲜族“百年部落”合作,通过表演“农耕舞”、“刀舞”等方式,开发本村旅游资源,形成了边境风光和朝鲜族民俗文化相融合的“农家乐”旅游产品。

    3.持续——文化细节创意化

    可持续问题自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提出后就备受全世界关注,它所体现的人类终极关注情怀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休闲农业也不例外,在关注今天利益的同时必须同时关注环境保护、资源循环、技艺传承、物质再生、文化真实等跨领域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何有效连接几乎没有样本可复制,因此创意就成了休闲农业焕发新生并持续发展的法宝,创意农业变成了一个极具魅力的部分。一是以休闲观光体验为特色的都市创意农业模式(简阳市都市农业发展最为典型);二是以区域品牌打造为特色的品牌创意农业模式(安岳县柠檬产业发展最为典型);三是以现代农耕文化为特色的农耕创意农业模式(乐至县农耕文化园打造最为典型)。

    实践表明传统农业跟休闲农业不具备时空和消费观念的重合性,实践者们正从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供给渠道、产品展现空间和内容全方位尝试开创性的变革。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实践、反思和再创造的过程,如台湾20世纪70年代末开展观光农业,80年代末也提出了观光农业为什么会萎缩的思考。台湾随后开始了产业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进程,今年(2019)正在策划的第十届“台东池上稻田音乐会”可谓是台湾休闲农业创意的一个可持续发展演练场,从十年前以“大地休息,庆祝丰收”的传统农耕丰收庆典文化为起点的一场音乐会,到在地文化展示中心,链接到基金会、娱乐界、文化界、旅游界、行销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掘、环境资源保护、农地保护等各种民间组织的多元盛会。从里面我们看到了强大创意力量带来的整合性、牵引性和持续性。

    来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年11期

    作者:张梅 闽南师范大学

    基金: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项目(JAT170360);福建省教育厅建设项目(闽教科〔2017〕115号)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